只喝酒评家给高分的酒?你损失了很多喝葡萄酒的乐趣

两年前在UGC一年一度的巡回品鉴会上喝波尔多2012年份酒。众所周知这个年份不是大年,无法与2009和2010年份相比,因为收获季的降雨,赤霞珠的成熟度不均质,因此右岸早收的梅洛表现更好,左岸有些酒庄则提升了梅洛或小维铎在调配中的比例来平衡。

喝下来整体印象是酒体比较细瘦,单宁经过三年已经柔化,酸度清新活跃,如果拿来盲品是不讨好,但用来佐餐却很愉悦。问了几家酒庄的庄主,都强调这个年份的“freshness”(清新感),以及在2009和2010年份还未到适饮期时,可以先拿2012年份出来喝,从这一点上说有点像2007年份。

波尔多每个年份的评分是大家都很关注的。

波尔多本来就是好年份大家都酿好酒,困难年份看各自功力的产区。2012年份通行的说法是右岸的波美侯和圣爱美浓大放光彩,佩萨克雷奥良的白葡萄酒非常漂亮——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,我也喝到梅多克做出了赤霞珠端正严肃古典感觉的酒,或玛歌村柔软肉质感享乐的酒……以波尔多酒陈年变化之丰富,现在对2012年份下断言也为时过早。

事实上波尔多从2010年份之后,2015年之前,2011、2012、2013三个年份饱受舆论之苦,评论总是聚焦于“谁比谁更差”,对于在这几个年份酿出了好酒的酒庄太不公平。

习惯于看酒评家分数喝酒的消费者难免先入为主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高分酒喝。我听过财力雄厚的葡萄酒爱好者自辩说“Life is too short to drink bad wine“——人生苦短,不值得喝差酒。

这说法非常诱人、励志,有人听了立刻跑去努力赚钱喝好酒。可是等等!什么是好酒?百分酒就是好酒?90分以下的酒就不值得喝?

近年来很多人组织葡萄酒和中国茶的对比品鉴,因为二者有惊人的相似和相通之处。

作为葡萄酒记者,我当然不会同意“我喜欢的酒就是好酒”这种自负的蠢话。葡萄酒和茶、古典音乐一样,是这世界上少数需要教育才能真正欣赏的美好事物之一。个人口味没有标准,但是葡萄酒的好坏是有绝对标准的。一个富有几十年经验和声誉的酒评家的评分,肯定比一个没入门的爱好者的好恶有价值得多,后者只能影响他自己。为RVF中文版工作多年,习惯于在采访和品酒时按照20分制打分——在时间匆忙的时候,这是一种标记的方式,有时候仅看品酒词是难以回忆对一款酒的准确评价的,看分数则明确得多:15分是很不错,16分以上就更棒了。

很多人诟病帕克的评分,然而给葡萄酒评分现在是主流,而且很多酒评人评分都没有他准。

我不同意看评分喝酒(不管是谁的评分,不要再针对帕克一个人了)的一个原因,是同样16分的酒,或者94分的酒,也可能有你很喜欢,或很不喜欢的。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酒评人,是不会把自己的偏好强加于酒的,比如因为他不喜欢一款酒的某一点,就给这酒打不公正的低分。这样的酒评人如果有,也是过于骄傲和自我了,想想一瓶葡萄酒中包含多少人的心血和希望,我觉得我们有幸以葡萄酒为生的人都应该谦虚点。所以,正常情况下,一个酒评人也会给他不喜欢的风格的酒以尽量公正的分数。那么这是不是你喜欢的风格呢?只有喝了才知道。葡萄酒也和音乐一样,是这世界上最感性的事物之一,一旦转为数字和言词已经大半消失在风中。

当生蚝遇到夏布利,赶快吃喝起来别管什么评分了。

另一个原因是,这世界上绝大多数葡萄酒都不是为了被品鉴和打分,而是为了你在餐桌上愉悦享用而被酿造出来的(是的,有少数野心勃勃的酒是为了一鸣惊人而生的,通常喝起来也特别累)。一瓶简单直接的夏布利遇到生蚝就鲜美矿物起来,一瓶古典严肃的梅多克酒在搭配牛排时变得活泼多汁,一瓶单宁强壮直接的卡奥尔黑酒足以清洗鸭肉香肠白豆炖锅Cassoulet的厚重和油腻……如果酒价还合适就更赞了。对于一瓶给你带来了快乐的酒,还要计较这酒值多少分吗?即使是最冷血的酒评家也不会在餐桌上给葡萄酒打分吧!

由于酒评家和葡萄酒媒体的影响力,由于新世界葡萄酒的奋起直追,由于种种原因,这二三十年来全世界葡萄酒的整体水平提升很多,消费者的鉴赏能力也远胜从前。但是偶尔坐在巴黎小餐馆里,用劣质的厚玻璃高脚杯喝着单薄尖酸的店酒,我不免想起那个葡萄酒只是一种并不高贵的饮料的年代——人们喝着差劲的葡萄酒,怀着一份平常心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